姜昆:口述自己走过的路

  • 2020-08-13 23:47:01
  • 来源:姜昆:口述自己走过的路

2020-04-17 10:31 来源:本站

1987年,姜昆、唐杰忠表演《虎口遐想》

  小时候,让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大幕拉开那一瞬间

  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界,我可以说是挺幸运的。当我踏上文化艺术道路的时候,正好赶上粉碎“四人帮”,原来被禁锢的那些老演员们一下又登上了舞台,许多在“文革”中已经不见了的文化艺术表演又一次繁荣了起来。对当时社会文艺舞台的形容有很多说法,“文艺的复兴”、“文艺的第二次解放”、“文艺的春天”等等,很多。我呢,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文艺专业队伍。所谓“上有老,下有小”,我就是处在这样的位置上,隐隐约约地感到身上还有很多担子要去挑起来,要传承下去。

姜昆3岁时和爷爷奶奶合影

  坦白讲,我走上艺术道路并不是靠“老天爷赏饭”,或者说一步登天。小时候,家境并不好,爷爷曾是民族资本家,公私合营后家产就充公了。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由于孩子多,妈妈也没工作,就在街道居委会上担负一些事情。父亲是学古典文学的,他特别希望我能够接班,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可偏偏我从小就喜欢拳打脚踢,说说唱唱,与老人家期盼相距甚远。

姜昆和母亲 摄于1952年

  细究起来,我说说唱唱的基因还是从母亲那里来的。母亲是一名农村妇女,嫁到城里来以后,对新社会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记得大概一两岁的时候,母亲就爱唱“王大妈要和平,要呀么要和平”,当年广为传唱的一首抗美援朝歌曲。父亲这边呢,特别喜欢古代文学。他在家里教我接触的就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但他不教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郑卫之风。

1987年,姜昆和父亲练书法

  我家旁边挨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父亲对人艺历史剧特别感兴趣,《武则天》《蔡文姬》《曹操》这些话剧,经常带我去看。小时候,让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大幕拉开那一瞬间,马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要呈现在面前了。而最悲伤的时刻,则是演员们出来谢幕,大幕拉上以后,接下来我就又回到贫困的现实生活中,十分失落。一边是戏,那么真切。一边是生活,却让我想要摆脱。

  第一次“触电”,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白求恩》剧组来少年宫挑演员,那时我已经在灯市口中学上初一了。话剧组推荐我去面试,见了一面被选上,当时以为可了不得了。电影中我饰演一个晋察冀边区警卫员,在片场拍了15天,之后回家等信儿。结果看到成片后,我足足一个月没出屋。放学回家就往床上一躺,哪也不去,觉得丢不起这人,拍了15天才给了我一个镜头(笑),喊了一句,一转身,就露了一个后脑勺,别的都剪掉了。

  初三毕业,报考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一是因为喜欢歌曲,二来自己听音还比较准,基本上不管哪里的歌,听上几遍我就能唱。1960年代的歌曲爱好者都知道的一本书《外国民歌200首》,在我那届北京中学生当中更是几乎人手一本。不仅介绍外国民歌,也介绍音乐背后的故事,现在说起来也是如数家珍: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苏联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阿尔巴尼亚歌曲《含苞待放的花》,南斯拉夫歌曲《深深的海洋》,朝鲜歌曲《阿里郎》《桔梗谣》,阿根廷歌曲《小小的礼物》,包括加拿大的《红河谷》,以及美国黑人民歌《老人河》、《铁锤之歌》……太多了。

《在列宁的故乡》剧照,这是姜昆最早的剧照

  我当“红卫兵”的时候,曾经演过两个话剧,《历史的一页》和《在列宁的故乡》。当时“红卫兵”分成两大派,“四四派”是老兵,“四三派”是造反派。《历史的一页》是“四四派”搞的,《在列宁的故乡》是“四三派”搞的,我算“好文艺的”不分派,都被请去出演了角色。在少年宫话剧团时,方鞠芬老师曾指导我们排过电影《以革命的名义》,我特别喜欢里面一个叫阿廖沙的少年流浪者,拉着手风琴,唱的歌特别符合我那时心境,“有个孩子住在河那边,他天天向往着热带的地方。快乐的像大海,骄傲的像小鸟,他到处唱着一支歌,热带的地方啊,热带的地方啊,我要找到你的方向,我要找到你的方向……”《列宁的故乡》中我也饰演一个类似的角色,也是要拉着手风琴,唱着歌,所以印象特别深。现在有一本书写中国话剧史,认为从1966年到1969年这段时间是空白,可这两出话剧是确有其事的,当年在北京的工矿企业,包括周边农场演了几百场。

  1968年,我作为知识青年来到了北大荒黑龙江建设兵团。1969年国庆,就在北大荒度过,那里10月份就已经是严冬了,都穿的是大棉裤、大棉袄,把自己包得严严的。到了1969年,所有的歌突然都不让唱了。我呢,就是因为在1968年一次聚会中唱了俄语版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时以为在座的都不懂呢,结果自作聪明让人家听出来,接而被批斗,从团部被下放到连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当时算“苏修”歌曲,再有当时只要歌词涉及情爱就是黄色歌曲,都不能唱,而况我当时还是以俄语唱的,这不是自找的吗?

  我在东北呆了八年,东北方言自然熟极了。1980年,北京突然冒出一段东北话的相声《我与乘客》,里面一句“哎呀妈,猪肉炖粉条子可劲儿造”,很多人都把这当成流行语了,那就是我从东北带回来的。相声是表现一个东北人跟北京公交车售票员之间有了矛盾,吵架。我把在东北生活学到的东北方言嗑,都用在了里面,“你也就是高山点灯,那一疙瘩亮!”“被窝里伸脚丫子,你算第几把手?”可以说从我这开始,东北话是冲破了山海关,被全国人民逐渐了解、喜爱。我大言不惭,也算“功不可没”呢!

  我要去说相声

  小时候就喜欢听侯宝林和郭启儒的相声,都是通过收音机话匣子。第一次看人家在台上正儿八经表演相声,还是1973年年底。当时郝爱民和和李文华来演出,就在兵团俱乐部。

郝爱民(左)、李文华

  我就看着李文华,那种北京人身上特有的逗劲儿,让我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相声说了一个半小时,在我简直比吃一顿大餐还快乐。回到农场团部,就在那个只有几平米的小创作室里,全凭回忆一点一点把他们俩说的大概五段相声记录了下来。后来曾找李文华老师验证,基本上没落下一两句。

1980年5月,姜昆与李文华在保定演出

侯宝林(左)、郭启儒演出照

  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特别喜欢和关心相声。当年以侯宝林为首的一批相声演员每到礼拜六,常常去到中南海,在舞会的空当,上去说一段相声。毛主席最喜欢侯宝林的三段相声,《歪批三字经》《关公战秦琼》和《阴阳五行》。主席说《关公战秦琼》这段子好,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恶霸蛮不讲理,他甚至还会在段子最后跟着侯宝林一起比划,“你要是不演,怎么办?他不管饭!”点手一指台上,仰天大笑,特别愉悦。

  还有一次毛主席要求演员们把深入生活以后创作出的相声演一段,马季表演了《画像》,刻画了山东劳动模范张富贵的农民形象。毛主席听完以后就说,“还是下去的好。”从此之后马季上台演出的机会就多了,他表演的都是新相声。有一次周总理亲自点名,让马季、常宝霆跟《刘三姐》的演员们对歌,这边先唱“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嗨,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咧,嗨,半中腰。什么结子成双对咧,什么结子棒棒敲咧?”马季这边立马就得答应,完全即兴现挂,“嗨,我爱人的个儿头高又高咧……我孩子的个头儿到我半中腰咧……我们夫妻成双对,我不听话她棒棒敲咧。”后来春节晚会,马季把这段教给我,我和他一起重现了这段。

1977年1月,姜昆与马季老师(左)在湖南桃花源写相声《迎春花开》

  1977年我回到北京,在中央电视台上的第一个相声作品《迎春花开》是我在湖南深入生活,学了大量民歌后创作的,和赵炎搭档表演。1979年创作《如此照相》的同时,我还写了另一个作品《诗歌与爱情》,基本上把幼年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诗词歌赋还有一些民歌全部都用上了。在台上,我唱了一首当时在社会上还是被禁的歌曲,“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没唱完台下就轰动了,“姜昆胆儿真大,这歌儿都敢唱?”那有什么不敢呢?本来就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曲,“文革”中说它歌颂了爱情就被禁止了。在相声里我还调侃“您说生活中能没爱情吗?要没爱情,那多没劲啊。”台下又是一片大笑。

姜昆与侯跃文(右)摄于四届文代会

  1979年9月份,我被选为了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接着又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我是当时最年轻的代表之一,只有29岁。那次文代会是有历史性意义的,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春天的来临,邓小平同志在祝词中明确提出,文艺工作者“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对于我们来说,听来就是思想解放的春风啊。198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相声演员已经有了些名气,但真正被全国人民关注到还是通过电视。1983年,我们家还没有电视,1985年才买得起,一台12英寸彩色电视机。之前爸妈想看看自己儿子在电视里表演怎么样,都是跑到街坊四邻家里。

1983年的春节晚会主持人王景禺、姜昆、刘晓庆

  第一年春节晚会筹备时,黄一鹤导演提出来一定要搞一次现场直播,当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黄一鹤给出了两个理由:首先现场直播就像是一场球赛,不到最后一分钟,你不知道是输是赢。大家看电视的时候也会知道,此时此刻那边正同步演出呢,这个感受和录播肯定不一样;再一个,现场直播讲究一气呵成,录播的话就会涂涂抹抹、修修改改,节目的气韵就断了。

  我在春节晚会筹备阶段也算是“始作俑者”。所有这些名家都是我骑着自行车一个一个去请的。

  1984年春节晚会七位主持人,这大概是春节晚会最负盛名的一次主持人合影。

  1984年的春晚结束后,凌晨1:30我才回到家。一进筒子楼,就有邻居打开门,一家子跑出来冲我说,“姜昆,我们都等着你呢,节目真好。”再上一层楼也是如此,都跑出来问候你。五层楼,我家住第五层,这回走上去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你就可见老百姓那时候是多爱春晚啊。

  那真是个文艺大繁荣的时期,我们这拨人从一开始一只脚踏上舞台,到两只脚结结实实站在舞台上,保持一年出三到四个作品,作品是一个接一个往外冒出来的,每一个都能给时代留下深刻的印象。1986年《虎口遐想》,那时梁左刚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他和我一起创作了这个本子,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如果没有遇到梁左,不会走到今天。他帮我越过了我在艺术攀登之路上的一个大台阶,他的构思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这个作品首先构造了一个环境,它荒诞但又不是荒诞不经,能让观众迅速进入这个环境,相信这个环境。梁左把这个环境构造出来之后,我是豁然开朗,才有了后面的《电梯风波》,包括前年的《新虎口遐想》都是这个路子。

梁左和姜昆 梁左在2001年病逝,年仅44岁

姜昆、戴志诚《新虎口遐想》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相声创作上我有点入不敷出的感觉。因为那会儿我已经写了大概有100多段相声,几乎把自己那些年全部的生活积累都用光了。坦率地说,这些作品有精品,也有次品,也有一般说得过去的。就像鲁迅先生讲的,输出的东西多了,输入的东西少了,就干涸了。

  1990年代中期信息产业兴起,我做过一段时间电脑公司的董事长,还和张朝阳一起入选过“中国网络十大杰出人物”。我也是中国最早写网络相声的演员,2000年的《笑从网生》,那个时候的网友不像现在这么多,共鸣没那么大。“你知道download什么意思吗?裆露?那就得补啊。错了!您说的那是露裆,我说的是英语‘下载’。”

  新千年后,我更多的是担任领导工作,这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虽然依旧在创作和演出,可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新写的这些节目,我只能说是“尚可”,像《新虎口遐想》《我有点晕》虽然也上了春晚,但并没有像过去那些作品一样精彩。这些作品延续了我过去的道路,同而今的青年人已然有了一定距离,代沟毋庸讳言。

  虽然我们创作的环境和原来有很大不同,但艺术标准不能变,人的审美格调还是要在那,不能等自己有了孩子,才意识到不应该让孩子接触这些,但当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在舞台上随心所欲。习近平主席在关于文艺创作上有一系列讲话,我也经常用习主席提出的问题问我自己,习主席说“现在有很多的艺术变为了市场的奴隶”,“有些地方把感官刺激代替了艺术”,“把低俗的东西当成了通俗”……我认为习主席每一次都在给社会的病灶点穴,这个穴点得非常准。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是不缺作品,缺精品;不缺笑声,缺品位。

  我到这个岁数了,又在这个位置上,我要讲这样的话。20年前我就在政协提案中提过,一定要注意网络文化的灰色地带和灰色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近些年来,情况还是有很大改观了,起码现在基本面上大家都更加认可积极向上的作品,嘈杂之声不是没有,让我们大家伙一起注意吧!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官网:星河时空.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3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青旅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