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 2022-11-24 12:32:45
  • 来源:星河求实


谢伏瞻

  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一、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10年的接续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000元,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国家财政收入超过20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明显提高,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能源、新材料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已经建成发达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17万公里。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3.8亿千瓦,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和光纤网络,网络质量达到甚至优于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潜力巨大,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需求潜力为未来发展创造出巨大空间,这些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制度保证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党思想更加统一,“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成为全党共同遵循。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更加完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制度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图为2022年10月8日,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内参观拍摄中国经济“奇迹号”巨轮模型。 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三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也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

  四是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超过18%,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达到约30%,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网络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我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二、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任务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党和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我国面临着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总和生育率也在下降,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形成明显制约。我们只有以改革挖掘新潜力,才能有效应对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多方面条件,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来。同时,要在持续追求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精神文明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我国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越是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风险挑战,我们越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把我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在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三、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阶段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既要把握实践发展的连续性,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阶段性,既要抓住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又要准备迎接一系列新挑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能力。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建设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图为2021年8月1日,该县刚扩建完成的芝茅路穿过旅游名村槐树坪的美丽景色。 人民图片 郑坤/摄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在新的战略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分别提出了未来5年、到2035年以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为全党指明了奋斗方向。二十大之后的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滚石上山,不进则退。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消除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着力冲破制度藩篱,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化解那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为分阶段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环境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命运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实力对比“东升西降”趋势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发展态势明显强于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年至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1.15%上升到40.92%,发达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则由78.85%下降至59.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仍保持相对发达经济体更快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实力此长彼消,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等都产生深刻影响,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高。

  二是世纪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世纪疫情大流行冲击,世界各国产业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都看到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纷纷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实行“内顾”政策,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本土化、区域化趋势,迭加美西方推行的脱钩战略,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新的挑战。必须把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自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全球性问题凸显,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控传染性疾病,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方面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给全球治理提出新的课题。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与美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进一步恶化了外部环境。我国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全球能源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安全形成挑战。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也给世界贸易和投资、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全球粮食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既有利益,还频频采取金融、科技、贸易等手段遏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挑起贸易摩擦,造成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严重阻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序重构。这些对我国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参与全球治理,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2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产品力的增强,以及海外需求的增长,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上升势头。图为2022年8月13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陆域一类口岸开放码头——南港码头,排列整齐的汽车整装待发。 人民图片 计海新/摄

  四是美国调整对华战略,对我国千方百计遏制。2021年,按照美元现价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77%以上。随着我国与美国经济实力日益接近,美国朝野对我国的疑惧明显增加,斗争、竞争、遏制的一面在增强,合作的一面在减弱。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拼凑新的团团伙伙,极力实施打压中国的战略和政策,不仅在经贸、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设置障碍,而且还以意识形态划线,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涉人权等各个方面不断制造麻烦,使我国面临着比以往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认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本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战略定力,坚持斗争,战胜任何挑战和困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行稳致远。

  为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战略要求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官网:星河时空.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3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青旅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