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的日常|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 2024-06-18 22:25:15
  • 来源:星河网

生活中的一切好像都在加速,快递最好隔天就能送到、追剧时手指恨不得镶在三倍速上……我们被裹挟在高速运转的效率机器中,逐渐忘记如何慢下来、如何感受时间。


如何在短暂的人生、局促的人世中找到片刻自在的感觉?作家潘向黎从古诗中感受生活的禅意,在日常生活中打开全部的感知力,在她的笔下,一切都是松弛而美好的,在她看来:“在匆促、忙碌的缝隙里欣赏美,是一种可贵天赋。”


本文摘编自《清香的日常》,经出品方授权发布。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01


荷风·竹露·闲人


天气热了,自然想到写夏天的诗。


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这几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继而马上笑起来。这哪里是写夏天的?杜牧的这首名作,诗题就是《秋夕》。


那色调凄凉的烛光,那过了节令不再需要的纨扇、那出没在人迹罕至的草木中的萤火虫、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牛郎织女星,都在诉说宫女凄凉、枯寂、无望的际遇。哪有夏夜的丰盈、馥郁、杂乱喧闹而生机勃勃?如此幽美,如此静寂,如此凄凉,只能是秋夜。但好像也在哪里看到过,说这是描写夏夜的——会错了意的,可能不是我一个人。不过大家都真心喜欢这首诗,大诗人杜牧应该不会怪罪我们。


爱莫能助,只得让那宫女继续枯坐着去,眼下是夏天,我们还是读几首写夏天的诗是正经。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这首颇见锤炼却又通体浑成的诗,题为《夏日过郑七山斋》,作者杜审言,初唐“文章四友”中最有成就者,特别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和七言绝句的完善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杜甫的祖父,杜甫因此非常骄傲,曾说过一句豪气冲天的话:“诗是吾家事”,这话,旁人不服也白不服,因为杜甫不说也轮不到旁人说,纵然是李白,也没有资格说。


《夏日过郑七山斋》是杜审言去郑七家相访,山中访友,在夏天是极相宜的。不但因为山中可以避暑,更兼“有意中人堪寻访”是一种心灵透气甚至精神吸氧。




独自一人面对酷暑就艰难得多,甚至顿生无望之感。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


柳宗元是心思很重的人,境遇不佳就尤为痛苦。只看他在夏初雨后都如此寂寞无聊,毫无赏心乐事,便知他到了盛夏定然全身心陷入天气和心情的双重灼烤之中——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


天地间都是暑气,摆脱无计,无法入睡,独自登楼,仍觅不到凉意,仰望星空也只能倾诉自己的怨愤,最后承认自己不是姑射山上的神人,无法指望像他们那样清净安详。柳宗元是明白人,他清楚因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当权者的不满,那种“暑热”来自心中,他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清凉和安宁的。


比起柳宗元,窦叔向的名号是很不响亮的,但这首《夏夜宿表兄话旧》却意味深厚,颇为感人: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近人俞陛云评论:“以其一片天真,最易感动。中年以上者,人人意中所有也。”(《诗境浅说》)确实如此,全是常情,纯胸臆语,自然流出,自作感喟,不欲人共鸣而共鸣自起。这首诗让我想起情境相似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但情感比李诗更五味杂陈,因此有些接近杜甫感人肺腑的《赠卫八处士》了。


夏天亲友相聚,其实也有不便,就是在动辄汗流浃背的温度下需要穿戴得相对整齐。这样一想,就马上明白在夏天衣冠楚楚地陪伴皇上是何等的苦差事(全程无空调)!何况热得发昏之际,照样要面对皇上随时“发难”的“命题作文”,“应制”作诗。


宋之问的人品与“君子”毫不沾边,但他确实有才华,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诗,照样工整富丽,而且做到了颂圣、写景、渲染、余味几不误。谁说当官不要本事?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宋之问《夏日仙萼亭应制》)


《红楼梦》七十六回湘云笑着说“不犯上替他们颂圣去”,可见纯粹的诗人的取向,但在宋之问,“颂圣”不但是本职工作、是“己任”,而且和他的攀附投机型人格非常匹配,正可发挥才华大展怀抱,因此在其作品中这类诗占了很大比例。


做个闲人,逍遥在山水之间,自然可以清凉许多,但同道中人却也不是时时相聚的。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明净恬淡、温润莹洁,有月光,有荷风,有竹露,有在心里响起的琴声,有对友人的思念。天地,风物,闲人,那么和谐,那么清净,那么自在,让人心生感恩。




如果只选一首关于夏天的诗,也许犹费踌躇;但若只选一句,那么就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吧,它让人觉得夏天是清凉的,而且清芬四溢,晶光流转。荷风,竹露,闲人,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02


人间有味


总觉得唐人在饮食方面偏于简单。这可能是我的错觉,但不能怪我,责任在唐诗。


全部唐诗里,关于饮食的诗句,最难忘的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的一句: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那是描写他到一个老朋友家受到的招待,那顿饭让大诗人写成了千古美餐:


是春天,有当令的菜蔬;是雨夜,于是有湿度和气氛。餐桌上有鲜艳悦目的色彩(绿、白、黄),有朴素而天然的香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食欲美、人情美在温暖的色调中交织氤氲。


还有李白,他的笔下满溢着酒香,但是真正的酒徒往往对食物不太在意,也是做客,也写食物,他就非常简单: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雕胡就是茭白,能结实,名叫菰米,可作饭。用白色盘子装了这样的饭,虽然简单到了寒素的地步,但在月光下该会有晶莹剔透的感觉吧。


印象中,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苏东坡的胃口就好得很,他不但发明了像东坡肉这样的名菜,而且在笔下也留下了勾魂摄魄的永远的美味。且看他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芦笋、河豚,和竹、桃花、江水相提并论,一起充当了仲春的使者,这首诗不但画意盎然,而且在后两句诗里苏东坡显示了他不但是一位观察细致的诗人,而且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内行。


“坡诗……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无一字泛设也。”河豚吃蒌蒿芦笋就长得肥,三者之间有内在关系,苏东坡不是随便写写的,每个字都有道理——《渔洋诗话》里这样赞美了他。




在他笔下,早春景象也和美食有关,这是《浣溪沙》的下半阕: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古代风俗,立春日以萝卜、芹菜置盘中送人,表示贺春,叫作春盘。这里写出了春盘的内容,同时点出时间是早春,“雪沫乳花”的茶和“蓼茸蒿笋”的春盘,同为清香之物,超尘脱俗,又一白一绿,鲜明生动,使“有味”“清欢”水到渠成。


明代的文人中,最讲究吃又擅写吃的当数张岱,一篇《蟹会》纯粹写吃,寥寥两百字,却写得刻神入骨、回肠荡气,将以蟹为命的李渔《闲情偶寄》中写蟹一节比得啰唆小气、黯然失色。不过这两位“吃家”的作品不是诗词,这里姑且按下不表。


诗里写吃写得多且妙的,还是画、诗、书三绝的郑板桥。他写吃往往是一派平民风味:“稻蟹乘秋熟,豚蹄佐酒浑”“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买得鲈鱼四片腮,莼羹点豉一樽开”,甚至连“笋脯茶油新麦饭”也入了诗;词里有“紫蟹熟,红菱剥。桄桔响,村歌作”“白菜腌菹,红盐煮豆”诸句;题图也有“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之句。


郑板桥还有一副好对联,联曰:白菜青盐粯子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很喜欢这副对联,全是静物,而其人自在,纯是素朴,而品格自华。粯子是粗麦粉,这样的茶饭,真是一贫到底了,但是如此清洁自守、为民不谀、为官不贪,自得其乐,这样的茶饭最干净,吃着最安心。


03


“木樨蒸”引出“芙蓉煎”


秋来,桂花的馥郁笼罩了全城。小区里的几棵今年开得分外盛大,忍不住走到桂树下,仰首享受那浓郁而清甜的香气,由衷地重复往年的惊叹:真香啊!真好闻!


好像每个花蕾都是一个迷你的黄玉瓶,里面藏着经过三个季节酝酿出来的香膏,等到“秋”君临,于是欢呼着将亿万小玉瓶中的香膏一起倾出,要从头到脚地膏沐这位新王。这一世界义无反顾的香,让人惊喜、陶醉,又暗生无功受禄的惭愧,几乎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


桂花总让我想起辛弃疾的《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咏桂而得其风神,意境优美又开阔,字字清芬四溢。“大都”是“不过”之意,“一点”,言桂花之小,再借用宫中女子涂额的“宫黄”来道其色;当然主要为了惊叹其“香”——不过是这么小的点点嫩黄,竟然香到如此地步,让整个人间都芬芳起来了。


极爱桂花,又极爱辛词,以至于不见桂花时也会想起这阕《清平乐》。不久前逢《青年文学》出刊五百期,我就录了这首寄去表示祝贺,因为它是关于青春的记忆,飞扬、温暖、明亮、喜悦,正如《青年文学》这本名刊二十年来给我的感觉。


唐人咏桂名句,只记得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的结尾: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无论是衬托南山的清幽和读书人的品格高洁,还是暗喻寂寞才子的文名将流芳百世,对桂花的慕悦之情都是非常强烈的。


桂花绽放的前后,天气突然闷热,好像掉头回到了夏天。初秋这种阴雨低温之后的晴好闷热的天气有个名头,叫“木樨蒸”,又叫桂花蒸。


《清嘉录》卷八有“木樨蒸”条:


“俗呼岩桂为木樨,有早晚二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炎热如溽暑,谓之木樨蒸,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男女耆稚,极意纵游,兼旬始歇,号为木樨市。”


木樨蒸。桂花蒸。初听便心生喜悦,多么贴切生动,又何其美妙风雅!渐渐还觉得此中包含了一种来自民间、温润而坚韧的乐观态度。好像突然卷土重来的溽暑,就是为了成就一场桂花的盛典,于是复辟的高温不再令人不快,反而像一个高高兴兴订的盟约:


“桂花要开了,得热几天哦。”


“好说好说,桂花香多好闻呀,尽管热!”


一直琢磨着,要按此逻辑给另几种天气也取个好名头,来安抚那时节数着日子苦撑的自己。


荷花盛开时正是太阳“火力全开”之时,念在荷花就需要那样的灼热和强烈光照,那种烘烤一般的天气,不如就叫“荷花烘”?




不好听。


那么,“芙蓉烤”?


听上去容易误会成“芙蓉考”,荷花不需要考证,也不好。


是了,叫“芙蓉煎”,又名“荷花煎”(依例)。


天气实在太热了,可是我不再说“热死了”,偏偏想:这是芙蓉煎啊。


这不是无聊的命名游戏,这么一叫,潜台词就成了:“不这么着,荷花她可不开!出水芙蓉多好看啊,那年在西湖曲院风荷,还有绍兴沈园……唉,为了荷花,说不得忍着点热了。”


隆冬季节,霜冷风寒,大地冰封,但是蜡梅却偏喜冷,此花宜在寒潮来时,放在风口霜地,受足了寒,冬天着花才盛才艳,自然清香更多。那么,将那种“最难将息”的大冷天唤作“蜡梅冻”,那时的霜昵称“蜡梅霜”吧。这样一来,那份侵肌入骨的寒冷就带上蜡梅的清香,容易忍耐些了。


春天风雨不定、容易感冒的轻寒天气?


就叫个“梨花阴”吧。


为了桂花,真心欢迎木樨蒸;为了蜡梅,从容应对蜡梅冻;为了梨花,大可笑对梨花阴;为了荷花,从此也不惧芙蓉煎。却原来,面对同一件事,感受也可以私人定制并且秘密刷新的,只需要一个别致而有趣的理由。


04


看唐人如何度夏


在“三联生活节气”微信号上读到一篇“《遵生八笺》中的避暑逸事”,有入水避暑、河朔夏饮、高卧北窗、避暑凉棚、琢冰山、临水宴、溜激凉风、读随树荫、浮瓜沉李等妙法,还有澄水帛、冰丝茵、招凉珠诸奇物,煞是有趣。


再读唐诗,就留意起唐代的人是如何度夏了。


喝茶粥——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储光羲《吃茗粥作》)


——夏令饮食自然与他时不同,茶粥可以清火、开胃、宁心、提神,确是上选。


水亭饮酒、纳凉赏景,兼送别朋友——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岑参《六月十三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清塘泛舟——


“端居倦时燠,轻舟泛回塘。微风飘襟散,横吹绕林长。云澹水容夕,雨微荷气凉。一写悁勤意,宁用诉华觞?”(韦应物《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


自己北窗高卧,山童擂茶待烹,自然是文人雅士的夏日——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武将到底与文士不同,即使已经退隐消沉,在门庭冷落之下犹自残存华贵和豪迈的底色,比如张玭的《夏日题老将林亭》: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是颇受称道的佳句,前句说无人登门,主人也无心收拾,园林都荒凉了,后句说落花在水面上随风回旋。但容得了落花回旋的池塘,规模也不会小,何况还有浸在井中沁凉的酒和会通知仆人煎茶的鹦鹉,寥落中还是舒适自在,存些许富贵气象。


说到写富贵气象,“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是享有定评的名句。出自白居易的《宴散》,全诗曰: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


白居易中年以后,采取“中隐”策略,过着知足安命、逍遥自得的生活,同时他十分爱好音乐,亲手谱制过不少乐曲,还能弹琴吹笙,指挥乐队。他蓄养有不少的家伎,“素口蛮腰”的典故就是出自他的家伎樊素和小蛮,素善歌,蛮善舞。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其家乐直可与宰相、留守比赛精美。”可见白居易的家乐的阵仗。


白居易似乎是《红楼梦》里贾母一流人物,与其说他诗写得巧妙,不如说他享受得非常有层次:


先举行盛宴,灯火辉煌,笙歌齐作,家伎献舞,觥筹交错,主客尽欢后,主人吩咐仆人们送客,灯火引导客人从楼台款款而下,各路车马慢慢散去:主人看月色正好、夜气方凉,再步月乘凉,回来还不愿睡去,再自斟自饮一番,然后心满意足,带着微醺安睡。




即使是这样的富贵中人,有时也会用最简单的法子来消暑,就是早睡——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白居易《人定》)


但有些人以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方式度夏,比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鸸。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连日雨后,树木掩映的村落里炊烟终于升起。正在烧的粗茶淡饭是要送给村东耕作的人的。广阔平坦的水田上时有白鹭飞过;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领悟人生;在松下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不肯亲近我呢?


隐居田园、习静、食斋,这样度夏,不但抛却了腥臊荣利、挣脱了名缰欲锁,而且脱离尘俗,与天地相融,更摒弃他人,与魂魄周旋。因此获得了真正宁静和无上清凉。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的好,使任何赞美都显得笨拙而可笑。王维笔下的夏天,有空林、白鹭、黄鹂,有炊烟、耕田和淳朴的农人,还有一个远离争竞、挣脱尘网、回归自我的诗人,这位诗人一身轻松、满心洁净,走进了那幅幽美恬淡、清静无尘的山水画。


这个画面,这个境界,和王维的诗风一样,“多少自在”!


入山、习静、食斋,我学不来,但我会:饮茶、养壶、赏瓷、看帖、读书——尤其是读王维的诗,最是清凉消暑。




本文摘编自




《清香的日常》


作者: 潘向黎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4-5




编辑 | 刘洁


主编 | 魏冰心


配图 | 《卧虎藏龙》《柳如是》


责任编辑: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官网:星河时空.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3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青旅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