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
- 2020-07-14 01:25:12
- 来源:百度
收藏
经纪,意思是做生意,出自《管子·版法》。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的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宏观的指一个国家的经国济民。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
中文名
经纪
拼 音
jīng jì
释 义
生意,做生意
出 处
《管子·版法》
包括活动
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等
英 译
deal; trade
目录
基本解释
[deal; trade]∶生意,做生意
出外经纪[trademan]∶商人,生意人
麻掌柜是个老经纪[broker]∶买卖双方的中间人
他是经纪行中人[manage]∶经营
不善经纪[arrange; manage]∶料理;安排
经纪其家也可比喻经纪人,如明星经纪等类型
引证详解
纲常,法度。
《管子·版法》:“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
《汉书·司马迁传》:“《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
《后汉书·卓茂传》:“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
宋 叶适 《觉斋记》:“人之大伦,天下国家之经纪,取极於是矣。”
天文进退迟速的度数。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郑玄注:“经纪,谓天文进退度数。”
条理;秩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纪。”
通行。
管理照料。
《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 颍川 荀攸 、 钟繇 相与亲善。 攸 先亡,子幼。 繇 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自 子厚 之斥, 遵 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 子厚 ,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宋 叶适 《陈漫翁祭器述》:“至於经纪学舍资用,虽箪食瓢饮,家法当然,而调度宏展,无所寒乏,固其馀力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父母远去,一家十馀口,俱托 胡郎 经纪。”
指对产业的经营管理。
《宋书·谢弘微传》:“ 弘微 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宋苏轼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仍是客人 李球 於去年六月内,请 杭州 市舶司公凭,往 高丽国 经纪。”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当君初贾异县,颇求饶益,以娱亲心。既而经纪有方,智足以扩其业,利足以仁其三族,所得赀财,随手散去,壹以济物为功。”
指经营买卖。
即经纪人。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有的买牛人假装生气,独自走开去;牛经纪就向两边讲好话,又去拉回买牛人。”参见“ 经纪人 ”。 [1]
牛浦道:“我姓牛。”因拜问:“这位恩人尊姓?”那客人道:“在下姓黄,就是安东县人,家里徽个小生意,是戏子行头经纪…”(《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
其它相关
牙商与经纪
中国旧时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收佣金的居间商人。源于汉,到明清时又有官牙、私牙之别。官牙由政府指定,私牙也需政府批准并取得印信文薄后始得营业。牙商须领牙帖,按期交纳牙税,并负有代官征税的责任。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中有一诗云:“骡马牵连入市沽,倩他经纪较锱铢。可怜长尾刀刀剪,指鹿论钱得价无。”诗中有一小注云:“买卖作中者曰‘经纪’。”
“牙商”,即“牙行”的商人。它是撮合货物销售的中间人。那为什么会称“牙”?原来古代时“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即“互人”,意思是互通有无货物的人。它最早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据《旧唐书》载:“禄山为互市牙郎”,意思是安禄山这个人曾经当过商品买卖的中间介绍人。
福州解放前有两处最大的牙行集中地,一在今五一广场东边水部的“羊牙”。它是一个贩卖活羊的大市场,凡福清、长乐、罗源等地的养羊户,把羊运到福州水部“羊牙”,交给牙行老板代为出售。另一处是“水果牙”,位于今台江区达道路,那里集中从长乐以及福州郊区农民运来的荔枝、龙眼、柚子、香蕉等四季水果,寄在牙行代卖。而小商小贩则从牙行批发零售。牙行老板向寄售者收取佣金,等货物全部批售后,才向寄售者发给钱款。
凡从事牙行业者叫“牙郎”,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领取“牙贴”,等于今天的营业执照,每年缴纳牙贴银税,称为“牙税”。
此外,“牙”又是“衙”的正名。明清时代的官署称“衙门”,其实它是“牙门”的讹称。因为汉代时候,官府所在地的大门上,都绘刻有一只兽头,开口露出巨牙,以示威严。尤其是军队营帐前竖的大旗上,都绘绣有虎头虎牙。那些当官的人往往受人钱财贿赂,所以对于贪赃的官吏,便称为“牙门千匹”,正如民谣所说:“牙(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刘湘如)
经纪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中介服务活动,具体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收取佣金为目的,通过居间、代理、行纪等服务方式,促成他人交易的经济活动。
参考资料
1. 资料 .汉典[引用日期2013-09-26]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