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

  • 2020-08-04 11:54:51
  • 来源: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中国汉服网编辑部 2020-07-0200:46:59 评论 16,108

中国汉服网  文/刘睿健  近些年,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坐地铁、乘公交,还是游览名胜古迹,甚至是漫步在繁华的商业街区,总会遇见一些身穿汉服者,或独步安详,或结伴成双,或三五成群,仿佛将时光拉回到汉唐盛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回归到了大众视野,而汉服文化的兴起犹如星火燎原之势,正在中华大地蔓延。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宋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每逢传统节日,北京的汉服组织都会举行汉服文化活动。但是,今年端午节是个例外。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原本计划的线下活动改为了线上,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汉服,介绍端午节历史习俗知识,并通过线上游艺互动的方式,鼓励大家在家穿上汉服,过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仪式感的端午佳节。说来也巧,端午节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防疫节”,点朱砂、饮雄黄、射五毒、做香包、挂艾草等端午习俗,都是为了躲避瘟疫、驱除邪祟,以期迎祥纳福。

书画典籍是复兴汉服根源

我与汉服的结缘,源于十年前的一场闹剧。2010年10月16日,正值传统佳节——重阳节,一条新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事件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当日,四川成都一名女孩为了宣传汉服文化,在重阳节这天身穿曲裾,和自己的朋友在春熙路的一家餐厅就餐,却被一群年轻人围攻,并威逼其脱下汉服。在交涉中,“汉服女孩”了解到这些年轻人误将自己所穿的汉服当成了日本和服,于是与对方理论,但并未收到成效。无奈之下,她只好将身穿的汉服换下。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往年汉服活动

其实,曲裾是汉服深衣的一种,为秦汉时期常见服饰。根据《礼记》的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所谓“续衽钩边”,“衽”指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曲裾可以直观理解为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在古代款式的基础上,现代汉服加入现代人的想象,对传统曲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现代曲裾的共同特点是:常常作为正式礼服,裙摆曲线,三重衣袖,宽腰带。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直至明末清初,汉服在清政府的“剃发易服”政策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国人对汉服的陌生,导致大家见面不识。何为冠,何为冕,何谓笄,何为“右衽”,何为“高冠博带”,都基本不知晓了,许多国人误以为马褂和旗袍是汉服。其实,在民国时期,一些小范围的汉服复兴曾渐露锋芒:章太炎爱穿一件前胸绣一“汉”字的交领衣,是为近代汉服第一人;夏震武束发深衣,钱玄同着玄端办公,王季迁着汉服游美国……如今,汉服爱好者们从《女史箴图》等各种历史图画中寻找线索,试图复原汉服。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本文作者身着汉服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看到有国人把汉服误作和服,我的感受是悲哀。于是,我决心向先贤学习,弘扬华夏衣冠礼仪文化,并加入北京汉服协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汉服。

起初,穿汉服出门要顶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路人质疑的声音,忍受众人惊异的目光,各种尴尬和误解更是家常便饭。汉服爱好者们用《诗经·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经典诗句中的“同袍”一词来相互勉励对方,表明我们有勇气面对和承担这些压力。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穿汉服出门乘坐地铁,穿的是一件白色的直裾,一进地铁,人流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我。有的拿起手机对我拍照,有的一脸诧异,有的窃窃私语,“这是唱戏的吧?”“对,应该是青衣!”“穿越了?”“可能是行为艺术”……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赶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还有一次,我穿着汉服去超市买饮料,老板娘很惊奇地仔细打量我,然后很客气地问道:“小伙子,你是朝鲜族吗?还是韩国人?衣服很漂亮呀!”于是,我赶紧解释自己穿的是汉服,并向对方普及了汉服知识,同时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赞赏,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穿汉服带来的一点点“成就感”。当然,很多时候宣传汉服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几年前,我穿了自己特别中意的一件衣裳(汉服的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汉服形制之一,早在商代就已经形成),去北京玉渊潭公园赏樱花,又被人误以为穿的是和服,还挨了骂,无奈地在飞舞的樱花中凌乱……很多人会把和服与樱花联系在一起,但这些日本文化都是源自中国。

尽管弘扬汉服文化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但汉服爱好者们总能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随着汉服知识的渐渐普及,现在更多的路人向我们投来的是欣赏和赞许的目光,甚至会告诉身旁不太了解汉服的人,说:“这是汉服!”

只有接地气才会有前景

其实,不要说路人了,就是亲戚朋友,一开始也不支持我穿汉服,他们认为穿着汉服出门显得很怪,要么说我是标新立异,要么说我是哗众取宠,认为汉服简直就是奇装异服。因此,每当我穿汉服同家人或朋友出门时,他们都会离我远一点。这期间,唯一支持我的就是母亲,而且没过多久,我母亲也成为一名汉服爱好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原本不太支持我穿汉服的父亲,态度也有所改观。最终,我将汉服文化几乎普及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人朋友也越来越支持我弘扬汉服文化的行为,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往年汉服活动

在单位的年会上,我连续两年分别策划了汉服服饰展示和女子传统成人礼的表演,而且领导也支持并参与了演出。汉族女子传统成人礼叫“笄礼”,男子的成人礼叫“冠礼”,华夏先祖对于成人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通过汉服文化展示,单位的许多领导和同事对于汉服的概念、形制款式,以及相关的传统礼仪都有了基本认知,年会节目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与好评。

鲁迅先生在《致陈烟桥的信》中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随着汉服文化在国内的逐渐普及,我便萌生了要将汉服穿出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也能认识我们中国衣冠文化的想法。

一袭蓝色的道袍(汉服主要形制之一,为明代汉服的一种,形制为通裁制,即上下通直,不别衣裳),在京都金阁寺美景的映衬之下,显得并不那么突兀,反而体现了东方的“和谐”之韵——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出国旅行。当我踏进象征琉球文化的首里城时,一名日本女孩用英语和我交流说我穿得很漂亮,但似乎这件衣服不太像是和服,于是我也用英文向她介绍中国汉服。无论是京都清水寺的街道,还是东京浅草寺的前街,在日本著名的文化景区周边,都少不了和服租赁店和体验馆,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如果未来在中国的各大景区周边也能开设一些汉服租赁店,供游客们穿汉服游览名胜古迹,不仅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商业契机,而且有利于汉服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汉服文化近年来兴起:由书画典籍知根源,接地气才有前景

本文作者身着汉服

还记得两年前在莫斯科红场,几名老外有些激动地跑过来找我合影,结果却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赶紧回答:“我是中国人。”并指着身穿的汉服,向他们介绍汉服的历史。

2018年,我看到一条新闻:日本早稻田大学一名中国女留学生穿着汉服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典礼。这位“汉服小姐姐”瞬间在网络走红,并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而在同年的5月28日这天,我穿着汉服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并得到了评审老师以及论文导师的肯定与鼓励,这是我人生当中最有意义,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当前,全国乃至海外各大汉服社团成员数量持续增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蒸蒸日上。西塘汉服文化周、中华礼乐大会、中国华服日等全国性大型汉服文化活动逐渐受到国人关注,汉服似乎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抖音、哔哩哔哩等的带热,将汉服文化拽入“大众思潮”,汉服逐渐呈现主流化趋势,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汉服真的火了吗?笔者以为,看似繁荣的背后,或许只是商业化带来的虚热而已。有相关调查指出,在汉服庞大的消费市场背后,真正的汉服活跃群体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更多的汉服爱好者购买汉服并不是为了穿,只是拍拍照片或者是做做网络直播而已。这离汉服真正的日常化、生活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笔者认为,汉服要想真正地走进百姓生活,就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而应该接地气。文化的传承,应该是让传统“活”在当下,而不是躺在博物馆里变成文物。因此,现代汉服复兴的成果,不应成为古代服饰文物的简单复原,应该以考据为手段,以民族学为视角,将传统的民族信仰、思想理念、民俗礼仪等融入其中,契合时代的特征去发展和创新,使汉服既能够代表汉民族自身特色,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礼仪场合,选择不同款式的汉服来穿着。

服以载道,人以载礼。传统服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汉服作为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服饰本身而言,汉服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礼仪规范等才是真正的“文化内核”。《礼记》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从某种意义上讲,穿汉服,正礼仪,对汉人来说正是一种由外向内的“修身”,这或许才是汉服复兴的时代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龙兴矿冶 富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