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2020-10-27 16:19:45
  • 来源:《求是》

捍卫正义的伟大胜利 复兴图强的不朽丰碑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来源:《求是》2020/20 作者:军事科学院 2020-10-16 08:20:34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志愿军总部的具体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朝鲜人民的有力配合下,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胜利,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为奠定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提供了坚实支撑,进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铭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的丰功伟绩,凝聚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精神意志,也镌刻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立足世界的时代坐标。

掷地有声、言出必行的中国声音

  1949年10月1日,中国实现了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时代跃升。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政治上颠覆、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等霸权伎俩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对此,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爆发内战。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介入,并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加快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部署,侵略矛头不仅对准朝鲜,也妄图形成对新中国的多方向进攻态势,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美国的侵略挑衅,6月28日,中国迅即作出强烈回应,指出杜鲁门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这是中国政府为控制事态发展所发出的第一次警告,但美国政府毫不理睬。

  1950年8月27日起,美侵朝空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杀伤中国人民,破坏中国的财产,严重侵犯中国领土领空。9月15日,侵朝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并迅速逼近三八线。中国政府多次发出严正警告,力求控制危机态势。9月30日,周恩来宣示中方立场:“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美国政府却将中国政府这一立场宣示判断为“大部分是吓唬人的”。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 新华社发

  1950年10月7日,侵朝美军肆意突破战争红线,大举越过三八线北进,直逼中朝边境线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中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声明警告,屡屡被美国方面无视,其根本原因不是情报判断失误,而是美国政府和美国军队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中国人,看不到“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这一点,直到美军遭受“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被志愿军打回到三八线,美国才有所醒悟。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得西方国家再也无法低估新中国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再也不会漠视新中国声音所蕴含的行动内容。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中,中国不怕鬼、不信邪、不向强权霸凌低头屈服,树立了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声音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离不开抗美援朝战争的浴血奠基。

  “勿谓言之不预也”。中国人历来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说话算数,绝不喊口号、说空话”。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红线和底线。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证明了,中国不会随意划设红线和设置底线,但一旦划定了就决不可触碰,否则就一定会让对手碰得头破血流。70年前中国刚刚“站起来”的时候如此,70年后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时候更是如此。

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中国胆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一生中“最难”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它难就难在新中国百废待兴,战争创伤亟待恢复,要和世界上头号强国对抗,差距悬殊。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中国不足61万吨,美国是中国的144倍。难就难在战争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一发千钧,在世界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格局下,参战风险极大。难就难在党内存在意见分歧,各有道理,一时不能统一。

  面对美国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是忍让退缩、委曲求全还是奋起抗争、出兵参战?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旬反复讨论,最终以“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的豪气,“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胆气,“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勇气,毅然下定决心,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

  70年过去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决策时所展现出的战略胆魄仍旧令人心潮激荡。“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种胆魄是建立在战略研判基础上的决死抗争,是对形势威胁准确判断、战争发展前瞻洞察和方案行动反复权衡的结果。

  和平与尊严是需要代价的,我们热爱和平,但当侵略者把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必须奋起迎战,以战止战。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在关系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在重大决策中始终恪守的决心胆魄。每当身处逆境或受到巨大外部压力时,这种决心胆魄便会迸发出来,瞬间凝聚意志,化作无敌的力量。

勠力同心、不胜不休的中国意志

  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第一仗的次日,195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要求各地广泛深入地进行抗美援朝教育,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范围兴起。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和节节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一度存在于部分群众中的崇美、恐美、亲美心理一扫而光。

  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军,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参战,大批志愿医疗队、铁路工程队、民工担架队和铁路员工、汽车司机等奔赴朝鲜战场,全国各地都上演着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人们捐献出节省的每一个铜板,拿出家中珍藏的物件,支援志愿军改善装备,捐献飞机大炮成为那个时代的闪光印记;签订爱国公约的活动深入车间学校、田间地头,“多打一粒粮食”、“多产一支棉纱”、“多造一个零件”成为人民群众支援战争、奉献国家的自觉行动。国内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社会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义无反顾投身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洪流之中。

  全国各族人民展现出的崭新精神风貌和炽热爱国情怀,与旧时代的中国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不仅再也不是一盘散沙、软弱可欺,而且拥有勠力同心、不胜不休的战争意志。这种意志化作人们朴素真挚的情怀和自发自愿的行动,有力支撑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进程,更是志愿军战斗意志塑造的动力源泉。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官兵时刻感受到祖国人民在身后的坚固支撑和殷切期待。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他们无惧任何艰难险阻,无惧任何强大敌人。他们赤脚涉冰河、单衣卧冰雪,以身堵枪眼、誓死守坑道,用鲜血和生命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大胆穿插迂回、近战夜战,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战法给敌人制造出一次次“中国式葬礼”;他们顶住敌人密集的轰炸,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搏击长空,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尽管冬衣单薄,粮弹缺乏,面对着美军最精锐的陆战队部队,志愿军官兵前仆后继、勇猛拼杀,牺牲时依然保持冲锋队形,冻僵后化作冰雕也矗立在战壕之中;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尽管敌人炮火把山头炸低了两米多,也无法动摇志愿军的意志,无法撼动志愿军坚守的阵地,无法迫使志愿军后退一步。以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为代表的290多万名志愿军将士,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钢铁斗志,塑造出“最可爱的人”的伟岸形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是志愿军战斗意志的真实写照。

  中国意志建构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基石之上,是把握民族命运、凝聚国家魂魄的内在动力。它在历史传承中孕育,在斗争实践中升华,在紧要关头处彰显。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不但需要持续升华中国意志,而且需要充分彰显中国意志,从而有力托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独具优势、效能非凡的中国制度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外要粉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挑衅,打破西方国家的围堵和封锁,对内要恢复战争创伤和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准确把握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图为天津市人民举行反对美国侵略的示威游行(资料图片)。

  朝鲜战争爆发之际,正是中国人民按照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备大张旗鼓地抓建设、恢复国民经济之时。战争头8个月,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吃紧,但中共中央实行“边打、边稳、边建”的正确方针,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制定统一财经的重大决策,组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不但没有被战争拖垮,反而奇迹般地实现了全面恢复。1951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国家财政第一次出现了节余。到1952年底时,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提前完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人民政权把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有机融合,“三套锣鼓一起敲”,并全力加速剿匪斗争的进程。到1953年底,各项工作普遍完成,各条战线凯歌高奏。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权在人民中确立起崇高的威信,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拥有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中国人民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加高昂的热忱投入到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中。

  志愿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适应现代战争,创造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同时加速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促进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军队现代化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在28分钟内发射炮弹1900余吨,步炮、步坦协同仅用1个小时就在25公里正面上突破敌4个师的坚固防线。人民空军更是越过螺旋桨阶段,直接步入喷气式时代。

  “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的简明概括,同时也是以中国制度、中国模式汇聚中国力量、办成中国事情的经验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力量的第一次集中释放。中国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组织动员,来源于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现代战争不但是军事力量的抗衡,而且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从根本上讲更是国家制度的比拼。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中,中国制度成功地汇聚起中国力量,使得中国既战胜了世界头号强敌,又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70年后,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越是关键时刻和困难时期,每一个中国人越是能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汇聚起的中国力量。

捍卫正义、维护和平的中国形象

  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战胜黑暗、公理战胜强权、进步战胜倒退的正义之战。朝鲜内战爆发是朝鲜的内部事务,但美国出于称霸全球和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需要,发动对朝鲜的全面侵略,是对联合国宪章关于“不得干预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之事件”规定的公然违背。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在新中国面临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基于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和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共同需要,毅然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场正义之战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它的伟大胜利,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图为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爱国主义精神下培育起来的,也是在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的斗争中组成和壮大起来的军队,是真正来自人民的、有着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品质的军队。这支英雄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战场环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肩负民族的希望,前仆后继、舍生忘死,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圆满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从朝鲜撤出回国。金日成首相说,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与朝鲜美丽的山河一起万古长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但为了捍卫正义、维护和平,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惧怕战争。中国军队永远为捍卫正义、维护和平而战,不惧怕任何敌人,能战胜任何敌人,永远是维护人类正义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官网:星河时空.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3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青旅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