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2020-10-27 18:04:06
  • 来源:求是

牢牢把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实践要求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来源:《求是》2020/19 作者:赵 金 2020-10-01 09:00:0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6篇重要文献,连同第一卷、第二卷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使命,把我们党对文化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这一根本制度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生动实践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蓬勃生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

  2016年以来,云南省以打造“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文化品牌为牵引,带动彝绣产业实现创新性发展。目前仅楚雄州就有绣娘近70000人,2019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图为2016年10月28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直苴的绣娘参加北京国际时装周时,到天安门广场参观。 云南画报社供图 张有林/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完全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这是党的理论又一重大创新和发展。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建设,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自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工作者解决现实诸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文化创作和表现的主体,把人民大众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作为文化生产的源泉,深入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中,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发展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都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障人民文化权利,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能不能创作更多“高峰”,最根本取决于是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不断满足人民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动力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脱离人民,脱离生活,文化将失去繁荣发展的现实土壤,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坚持了文化发展的群众路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4亿中国人民每天都进行着新的实践、演绎着新的生活、创造着新的奇迹,这种伟大实践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不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断为人民提供文化实践的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到文化领域,就是要求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时代的大课题、文化的大责任。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期待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更加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美好生活,更加盼望社会风气和文明风尚的提升。我们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繁荣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引领力,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有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了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我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如何提高整合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求得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的对时代新人的要求和标准来看,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样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提高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引导人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用制度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强化教育引导,又需要加强制度规范、政策保障,需要把内化与外化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不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以明确的制度规范来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促进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我们要着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深切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次重要讲话、每一篇重要文章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着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不忘本来,在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也是我们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眼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

  云南省着眼于优秀文化传承,把文化阵地建到农户,使村民积极参与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图为2018年2月25日,云南民族村苗族村寨的苗族同胞正在跳芦笙舞。 云南画报社供图 张有林/摄

  吸收外来,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中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吸收外来,就是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充分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正视存在的差异与特色,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既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定力,又要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地开展文明交流对话。

  面向未来,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中提升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凝聚起最大同心圆,奏响了时代最强音,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面向未来,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人民自信地、自豪地向着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这也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官网:星河时空.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3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青旅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