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丽调”传人陆锦花:我不想一辈子只做模仿秀演员

  • 2020-08-02 13:14:07
  • 来源:评弹“丽调”传人陆锦花

专访丨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刘丽宁

2020-06-20 17:44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陆锦花和高博文。

陆锦花和高博文。

“海上雅乐”是全国首个有年度乐季概念和固定演出场地的传统音乐演出品牌。暌违观众150多天后,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驻场了11年的“海上雅乐”,即将按下重启键,揭开新演出季。
本周,“海上雅乐”开票了四场音乐会:《敦煌回响 归去来兮》《情探——李佳陆锦花琵琶与评弹音乐会》《动物乐园音乐汇》《凡忘工——孙文妍古筝音乐会》,分别在7月、9月、10月、11月登台。
四场音乐会里,评弹“丽调”传人陆锦花会参加两场。
在《情探——李佳陆锦花琵琶与评弹音乐会》里,她将和中国首位琵琶博士李佳对阵,用柔情软糯的评弹琵琶,邂逅铮然有声的器乐琵琶。
在《敦煌回响 归去来兮》里,她会首演疫情期间创作的吴歌《供养》。曲子聚焦的是得与失,得到了不要太放在心上,失去了也不要太牵挂,将念想供养,存放在远方。《杰克and露丝》。

《杰克and露丝》。

陆锦花的唱腔依然是评弹的曲牌,但她没用琵琶,改用了中阮,甚至是插电来唱,“琵琶的声音比较刺、比较高,这首歌比较深沉,我需要一个更温婉的乐器来配合演唱。”
即将首演,陆锦花期待又忐忑,因为她又一次叛逆,又一次另类了,不知道观众的接受度到底怎么样。
采访后,你才知道这位“85后”评弹人非常有想法。她传承传统,也喜欢创新,她不怕指责,也不惧争议,毕竟,“我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模仿秀演员。”
【对话】
学评弹误打误撞,她是一位性感女中音
澎湃新闻
:你是怎么走上评弹之路的?
陆锦花:我小时候是外婆带的,耳濡目染,戏曲啊相声啊滑稽戏从小就在脑子里听着的。我从小歌比别人唱得好,对声音、对音乐比一般人要敏感,连电话铃声我都感觉它是个音符。
我学评弹是误打误撞,是学了以后再喜欢的。我14岁去了苏州评弹学校,除了文化课,还有专业课。专业课有三门——说表、弹奏、唱腔:说就是苏州话的说嘛,评弹是说唱艺术,有说有唱,要从学苏州话开始,用苏州话讲故事;弹奏就是琵琶和三弦,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乐器;还有一个是唱腔,演唱和学习各种流派。
我开始觉得评弹有趣,是第一个寒假。上海电视台戏曲频道放了一部《秋海棠》,徐惠新老师写的,讲的民国故事。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长篇评弹”,每天都要听的,像放电视连续剧一样。每天五六点钟,我肯定要回来找一个电视机守着的。评弹原来这么美、这么好听,徐惠新老师成了我第一个崇拜的偶像,他的作品让我爱上了评弹。
澎湃新闻:评弹里有24个流派,你是怎么成为丽调传人的?
陆锦花:评弹的流派创始人大多是男性,徐丽仙是女性,这是一个女性流派。
我从小到大比较多愁善感吧,一般戏曲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刻板,都有一个很规整的套路,我认为丽调是最感性的一个流派,表达情感是最直抒胸臆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它的灵活性、多变性、随心随性,让我爱上了它。另外,丽调的音乐性、抒情性,是所有流派里最丰富的。
我的声线跟徐丽仙也比较相似,不用太刻意地模仿就比较像。她是一位性感的女中音,我也算是吧。爵士评弹。

爵士评弹。

澎湃新闻:评弹历史上的流派创始人都是男性,什么时候开始有女性艺术家和流派?
陆锦花:都是解放以后形成的,之前是没有女性说评弹的,随着社会开放、文明、进步,女性地位慢慢高了。
现在,从评弹学校的学员情况来讲,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男生少女生多。到了剧团,因为评弹要拼档,男和女一对,比例还算正常。但是,女生的可挑选余地肯定比男生要多。
澎湃新闻:男性女性在从事评弹艺术时会有差别吗?
陆锦花:会有差别。我们叫曲艺嘛,评弹讲究“说噱弹唱演”,除了说和唱,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叫“噱”,就是抖包袱,女生有些包袱抖起来不方便,肯定没有男生抖起来好玩。所以形成了“上手”和“下手”,男生负责说和噱,女生要擅长弹和唱。判断上手和下手有一个标准线,女声唱得不好基本就完了,男生说得不好,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评弹演员。当然,一个好演员肯定要全能,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单项分特别高更容易让观众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评弹也在慢慢衰老。越发达的地方越存在这个问题——不会讲方言,江南特别严重。评弹是以苏州方言为基础存在的,是江南吴语承载的一门说唱艺术,方言一旦消失,我们用苏州话讲故事,你能听得懂吗?听不懂,你就没有办法听下去。所以评弹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更多是以演唱的方式存在。真正的老听客,他还会听评弹的说,比如“长篇评弹”,可以连演15天,每个演员都会,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澎湃新闻:2009年你开始经常跟高博文搭档,是怎样一种分工合作关系?
陆锦花:那时候有一个“评弹金榜”比赛,我只有22岁。比赛跟《超级女声》似的,观众反响也比较大,我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成很多人知道。
那时候我还在苏州评弹团工作,上海观众特别喜欢我,我对上海评弹也非常向往。因为评弹虽然发源于苏州,但兴盛是在上海,大部分流派的创始人是上海评弹团的演员,评弹的最高殿堂是在上海。
高博文是我的老师辈,比我年长挺多的。那时候他已经成名了,我初出茅庐,他来找我,我诚惶诚恐,欣然答应,开始跟他拼档,学新作品。
他上手,在说噱上会隆重地去描绘,我下手,在弹唱上的功夫下得更多。高老师演唱的流派,对琵琶的伴奏要求非常高,那么我的琵琶即兴伴奏还是不错的,所以配合默契。我们声线、舞台状态等方面也比较搭。我刚出来时,对观众来讲比较新鲜,但是艺术上的成熟,他引领了我很多。
我们俩有一个共同特点,说噱弹唱都比较均衡,尤其弹和唱,单项分特别高,观众也特别喜欢,因为观众越来越喜欢弹唱。
把门砸了,把墙敲了,新观众才能走进去
澎湃新闻
:你们平时演的作品,是传统作品多,还是现代作品多?
陆锦花:还是传统作品多,因为传统都是经典,经典是不能丢掉的。
你得知道传统,但只知道传统不往前走,那你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模仿秀演员。其实流派传承跟明星的模仿秀,比如邓丽君模仿秀、张学友模仿秀、韩红模仿秀,意思差不多。第一步,声音要像,唱得要像。第二步,唱得不但像,还能唱出感情来,但还是在揣摩创始人感情之下的感情把握。第三步,你开始有个人情感。第四步,你开始有自我。
传统艺术到现在为止,第一步是模仿、传承。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创造力的前提。所谓创造力,一要有创造的思维,二要有创造的能力。没有创造力的时候,你把传承做好,也未尝不可。如果你有创造的想法,在遵循传统的前提下,你也应该去做,不然你这一辈子永远没有自我。钢琴评弹《 石库门外婆情》。

钢琴评弹《 石库门外婆情》。

澎湃新闻:你说的创造力是写新作品,还是发扬出一种自己的风格?
陆锦花:新作品和发扬自己的风格都是的。
我之前也做过一些新作品,比如根据传统的经典,再去创造新东西,但经常会被业内诟病或者比较。因为经典已经是经典了,大家都认定它是一个样子,你要改变,第一你很难超越,第二大家可能觉得你不尊重传统。但再经典的东西,你能说100%完美、100%无懈可击吗?不一定。但现代人去改《西游记》、改《红楼梦》,肯定是会被人骂的。
我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模仿秀演员。想寻找自我的话,你必须得有新作品来承载,你才有自己的表达。
澎湃新闻:你们现在常演的传统经典大概有多少部?
陆锦花:评弹舞台常演的可能就几十部,以前留下来的有几百部,最老的作品有明清话本,都靠口口相传。评弹演员又叫说书先生,说书先生承载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评弹艺术在中国的曲艺百花园中非常炫目,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澎湃新闻:在创新上,你个人做了哪些尝试?
陆锦花:我从2011年开始各种各样的探索。
我一开始也跟交响乐合作,发现大乐队不是更好的选择,跟室内乐可能效果更好,因为评弹本来就是温婉的,适合淡淡的。我就自己写作品,比如《石库门外婆情》,开始了钢琴和评弹的跨界探索。
我还在一些江南的民间小调里加入评弹元素,用评弹演员特有的唱腔来呈现。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探索呢?好多年前,我唱了一首《天涯歌女》(电影《马路天使》主题歌),我试着用苏州话唱,唱了以后蛮多人关注的,觉得这是可以探讨的一个现象,为什么用苏州话唱,比普通话唱更有味道,气质更适合。
分析下来,我发现这首歌就是评弹,是根据评弹的一个曲牌《大九连环》改编的——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的萌芽,是从民间音乐开始的,有评弹的基因。这首歌直到现在还在唱,说明是有生命力的,而生命力的根基,就源自于评弹。
评弹在当代是那么小众的一门艺术。我说我给大家唱一个《大九连环》,大家不感冒,但我说我用苏州话唱一个《天涯歌女》,大家马上感觉不一样了。
我开始寻根,寻评弹和流行音乐结合的一个根,发现很受欢迎。我又找到了很多歌,比如《叹十声》《四季歌》,发现它们跟江南的民间音乐、评弹的音乐是可以无缝对接的,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再后来我又改编了一些歌,像《苏州河边》《小城故事》,是一种吴语的琵琶弹唱、一种带有苏州评弹韵味的行为。
有人说你在迎合观众,你不是在宣扬评弹,但是说实话,一下子给观众听流派的东西,接受的人很少。我找到了一块敲门砖。你要把这个门给砸了,把这堵墙给敲了,新观众才能走进去。
后来我又做了爵士评弹,通过爵士评弹来寻找最传统的评弹,出版后吸引了一些新观众,成了评弹的忠实粉丝。
我在酒吧里唱过评弹,旁边还有一个乐队,肯定不是老一套的东西,自然会发生很多变化。在酒吧里唱,反而人家觉得挺时髦的,能接受。但这跟传承是有很多背离的。我是在被指责和坚持中,不断往前走。我现在非常清醒我自己想要做什么。
澎湃新闻:未来你会继续探索下去?
陆锦花:对,未来会继续探索下去。再到了后来,我开始从评弹的剧本去考虑,我要探索评弹题材的无限可能性。
我传承的丽调的作品,大多是表达爱情,悲情、痴情、绝情、殉情。以前的人讲故事跟现在不一样,时代在变,语言也在进化,很多作品略显陈旧,所以我把丽调的一些作品做了改编,重新整理剧本,在舞台上恢复了一些折子书。
我又突发奇想,评弹能不能表演外国题材呢?我就改编了《泰坦尼克号》。
我选了电影中淡淡带过的一个桥段,露丝和杰克第一次见面,露丝要跳海,杰克把她救了。我觉得这一段大有文章可做,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见面,为什么对生活绝望的露丝,她就不死了呢?我发挥了评弹最擅长的心理活动刻画,对人物抽丝剥茧。
我还改变了舞美呈现,把方桌拿掉了。评弹历来有“一桌二椅”,中间有个方桌,一是为了保持传统古朴的美感,二是为了摆放琵琶、三弦等道具。表演这一段时,桌子妨碍了我的表演,我就把桌子拿掉了,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但所有的道具不都是为了演出、为了表演服务的吗?
我还会做一些肢体动作,包括那个站在船头起飞的经典造型。我穿的也不再是旗袍,是西式小礼服。
我还把评弹的时长问题解决了。评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讲故事至少半个小时,很长,但这个时代节奏那么快。我这个故事差不多12分钟吧,有说有唱有表演。
第一次在舞台上呈现,观众非常惊喜。有些人觉得我在瞎胡闹,怎么把桌子撤了,怎么不穿旗袍了,但只要不违背评弹“说噱弹唱演”的基本功能,我觉得没问题。有时候我们表演现代作品,女生也会穿裙子,男生也会穿西装、穿衬衫,我为什么不能穿礼服?我为什么不能讲一个外国的故事?这些探索都是可行的。
澎湃新闻:你在尝试创新时,经常会有争议,但你好像并不怕争议?
陆锦花:我做了很多看似和评弹无关的事情,最后其实都会有关联。假如大家认可了我,不也就认可了评弹吗?我的标签就是评弹,这是不能撕掉的。
我的内心是比较坚定的。我也有缺点,你一定要容忍大家来讲你,批评使人进步嘛。但你有你的坚持,你做事情不能因为一些批评有阻力就不做了,一辈子不长,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交喜欢的朋友。
传统离年轻人并不远,中国人骨子里有基因
澎湃新闻
:在你观察看来,年轻观众更容易喜欢传统作品,还是更容易接受现代探索?
陆锦花:一定是双管齐下。千万不要给人感觉,我这个箱子已经放了七八十年了,我把箱子里的老东西拿出来,你肯定欣赏不了,上面都是灰。
我肯定要经过包装。比如,先给你唱一个爵士的好玩的,再给你表演一个《泰坦尼克号》,你觉得好炫啊,然后我再告诉你,你觉得炫,都是因为老祖宗的东西牛。做好充分的导赏后,我会给你听一个最原汁原味的,你一定会更喜欢后面的,对后面的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讲座也是一样。你不能只讲现代的,你忘了根那不行,必须得告诉大家根是什么样的。但这个根,大家欣赏不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去西北采风花儿,在山上唱评弹。

去西北采风花儿,在山上唱评弹。

澎湃新闻:欣赏有难度、有隔阂的原因是什么呢?
陆锦花:第一个,是语言的隔阂、语言的退化。
第二个,是音乐上的隔阂。当初评弹吸收了很多江南音乐、江南戏曲的元素,当年这些江南音乐、江南戏曲是时髦的,但到了今天,它已经成了非遗,大家当然会有隔阂,因为和当代人的生活十分远。
最近周杰伦的新歌挺火,我就在想假如我用评弹唱他的《Mojito》,你们肯定能接受,觉得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系,挺好玩的。你一定要借助大家熟悉的一个媒介,去推荐,不然会非常苦。
或者也是我们传承前辈还不到位,没有本事。徐丽仙先生在1980年代左右就在作品中运用了电声乐器来丰富伴奏。他们那个年代的艺术家都是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自我的。我们为什么裹足不前了呢?我也时常在想,如果这些流派创始人还健在,他们会如何在这个时代传播艺术。
澎湃新闻:电视剧《都挺好》去年很火,里面穿插了很多评弹表演,大家觉得江南文化、江南音乐还是很有味道、很有魅力的。
陆锦花:对,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电视剧里不放,你会特意听它吗?你会特意去关注他吗?
还是因为电视剧火了。比如苏大强这个人物,你身边可能有这种人,你觉得很近。苏大强喜欢听评弹,诶,要么我们也去看看他喜欢听的这个是什么东西,对不对?还是有一个媒介的。
传统艺术的推广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思考,不能漫无目的。我直接拿一件八十年前的旗袍给你看,它美吗?当然很美!但有很多地方是跟当代的审美脱节的,肯定要做一些改良,当代人才能接受。
比如,你要借助大家知道的题材或体裁,来进行新的创作。我们现在创作或表演,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而且无数次证明,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我唱个《玉蜻蜓》或《珍珠衫》,你可能不知道,但我唱《红楼梦》,你又会有认同感,因为《红楼梦》你知道。
《红楼梦》整部改成评弹很难,因为每一回之间的关联并不大,都是一回一回独立成篇,而评弹最重要的是“卖关子”。但我们有很多开篇演唱的作品。这么多人物都能唱,今天唱王熙凤,明天唱林黛玉,后天唱晴雯给宝哥哥补衣服或宝玉哭灵……这些都能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故事。
澎湃新闻: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和尊重,你观察下来,观众对评弹艺术的接受度是越来越广,还是越来越窄了呢
陆锦花:说实话,现状是观众越来越少,这个我无法改变。
我刚从业时,老年粉丝还挺多的,他们走掉以后,忠实粉丝越来越少了。这些粉丝为什么会追捧我们?他们是听过我这个流派的创始人的,等于是听过邓丽君的,然后有一个跟邓丽君唱得很像的人,他们就有这种感觉。
评弹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一部作品演15天,每天两个小时,都在中午,这个时间段怎么让人来听?就注定了退休人员来听嘛。
现在有一个新现象是“老年新观众”,他们已经六七十了,之前没听过评弹,年纪大了才有空来听。很多社区是免费的,他们其实并不懂,也是“小白”呀,就慢慢去接受。可能剧场里还有一些懂经的人在互相讨论。所以你在舞台上表演,共鸣感会越来越差,因为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流派的人越来越少。
年轻观众也有,但真正爱的并不多,可能就是赶一个时髦。传统离我们并不远,中国人骨子里是有这种基因的。评弹的词以七言唐诗为基础,外国人是体会不了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它的余韵和留白。但要拉近距离,你先得吆喝,你得让他们有兴趣,觉得这个东西好玩,而不是直接告诉大家我们是“老古董”。
但是,评弹的小众,是一个不可违背的事实,谁也无力挽回。我们都在挣扎,希望它能留住一些观众。我一点都不排斥年纪大的观众,他们能静下心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可能更高。
澎湃新闻:但说到江南文化的代表,或者我们在接待外国友人时,评弹是最常被拿出来的?
陆锦花:评弹是江南人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它符合了江南人的审美,它蕴含了江南人的性格,江南人说话就不大声,对吧?评弹也是咿咿呀呀、叮叮咚咚的。
首先它很安静,它是静态的,就像一幅画一样,但这幅画又是流动的;其次,它包含了江南音乐元素,琵琶、三弦、丝竹,这是江南特有的;还有服饰,我们穿旗袍和长衫,这是南方人最喜欢的,或者说是中国人国服的标配;发型也是多种多样,你可以扎个辫子,也可以烫个头发,有海派文化特点;后面放一个屏风,我们坐的凳子、放的桌子是明清的家具……
两个演员以最简约的方式,诠释了江南文化、江南生活状态的一种美,这是评弹的最大优势,它的形式感。评弹是江南文化的一个缩影。
澎湃新闻:你接下来还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计划?
陆锦花:我接下去要关注的是江南音乐。我们评弹有剧团,至少还有那么一丢丢粉丝,有一定的曝光度,但是曾给评弹很多滋养的江南的很多民间音乐,可能每天都在消失。我对一草一木、对土地是有情怀的,看着就非常感伤。
我接下去会做很多采风工作,从长江中下游吴语地区的最边缘开始采,比如渔歌号子、船歌、宣卷……把它们记录下来。从这些音乐中,你都能找到评弹音乐的影子。这些声音是中国人的基因,是中国人特有的生命力。当这些声音都没有了,评弹也会没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的音乐便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刘威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龙兴矿冶 富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