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特点及其生理心理机制研究

  • 2020-07-27 00:04:44
  • 来源:青少年宽恕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8-09-17   阅读次数:4091   作者:周炎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周炎根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特点及其生理心理机制研究”(CEA130144)。课题组成员有:陶琳瑾、罗俊龙、乔虹、张岩、邓漱梅、黄俊、刘贤敏、唐晓晨、仲云香。
    
一、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1.明确宽恕的内涵
    本研究结合文献法和问卷访谈法对宽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通过文献法,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宽恕既可以是一种无条件宽恕,也可以是一种有条件宽恕;接着我们对368名青少年的宽恕观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访谈主要涉及2个问题:第一,你认为什么是宽恕,请给宽恕下个定义。第二,你出于什么理由宽恕对方?访谈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普遍认为宽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原谅对方给你造成的伤害,不再有负性情绪,而是心态平静;部分青少年认为主动宽恕别人是很难做到的,宽恕一般都是在老师、朋友、家长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下才会宽恕别人,还有部分青少年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要主动宽恕别人,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结合我国学者卢家楣对宽恕概念的界定,从情感心理学的视角,我们认为宽恕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是指能够原谅别人且心安的一种情感,是情感素质的一部分。宽恕分为深层宽恕和表层宽恕。深层宽恕是指自己能够主动地原谅别人且心安的一种情感;表层宽恕是指在外在(老师、家长、朋友、社会期待等)要求下能够原谅别人且心安的一种情感。
    2.编制青少年宽恕问卷
    宽恕研究地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的测量工具,所以宽恕研究的前提和重要任务是编制可以对宽恕进行科学评定的有效可行的工具。由于宽恕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对宽恕概念的理解也出现了多元化,在此基础上所编制的宽恕问卷更是种类繁多。问卷的多样化,势必影响研究结论的一致性,导致宽恕研究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一致,分歧甚至是矛盾。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目前进行宽恕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大多是直接采用国外的,部分是在简单修订基础上的采用的,尚没有学者编制适合于中国文化情境的青少年宽恕问卷,这直接妨碍了我国宽恕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因此,对于宽恕的研究,一定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充分发掘中国的传统宽恕心理学思想资源,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结合国人对宽恕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宽恕问卷,这是进行宽恕跨文化研究的基本需要和必由之路。此外,纵观以上工具,我们发现或维度过于单一,或题项太多、或问卷条目本身存在矛盾或存在浓厚的宗教色彩。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信、效度比较好的全面测量青少年宽恕的工具。鉴此,本研究在综合以往青少年宽恕研究工具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群体的年龄特征,构建青少年宽恕的维度,编制适合考察我国青少年宽恕的工具,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
    3.揭示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特点
    从国内有关宽恕心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宽恕心理研究大多是针对大学生的,鲜有对青少年宽恕心理进行研究的。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只有十几篇是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遗憾的是这些论文中,也都是以青少年时期的某一个阶段,如以儿童或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也都是直接搬照或修订国外问卷,研究内容也大多对宽恕的相关或影响因素,宽恕与健康的关系的探讨等的研究,没有一篇是跨越整个青少年阶段进行宽恕发展研究的。可以说,对于我国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由于宽恕教育的缺失,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而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一些细微的人间冲突引起的。人际冲突之所以会引起暴力事件发生,根本原因还在于宽恕教育的缺失,冲突双发缺乏一种宽恕的能力与策略。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给冲突双发身心都带来巨大伤害,对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不良影响。因此,了解青少年宽恕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少年宽恕心理,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实践参考价值。
    4.探究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情感心理学视角下,结合情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的产生机制,从被冒犯者的角度确定了影响宽恕发生三个因素:受害者认为冒犯者是否故意(行为意向)、受害者认为冒犯事件的严重程度(伤害程度)和受害者认为冒犯者是否进行了诚恳的道歉(道歉诚恳)。根据情绪的产生机制,将此三种条件整合为“情境评价”的“三要素模型”,并通过系列行为实验和脑电实验验证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其次,为进一步验证“事件—评价”是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通过“认知重评”的方式来对宽恕的心理产生机制进行验证。根据宽恕的产生机制,本研究中的“认知重评“主要涉及对被冒犯者对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的重新认知与评价,让受害者重新认识到事件中冒犯者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以及冒犯者的道歉诚恳度,进而宽恕冒犯者。同时通过采用想象体验的实验范式,以自编的日常生活中的冒犯情境故事为实验材料,借助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来考察个体对冒犯情境的重新评价后情绪是否发生变化,藉此验证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而为接下来的宽恕的脑电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5.探讨宽恕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本研究已表明,个体对伤害情境的严重性的评价是影响个体是否宽恕的重要因素。那么,不同宽恕特质个体在面临相同伤害情境时,他们对伤害情境的内部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是什么?不同宽恕特质个体的脑电特点是什么?不同宽恕者对伤害情境的加工是一个快速的自动加工,还是需要更多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参与? 遗憾的是,国内外鲜有对宽恕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的,在零星的有关宽恕神经机制研究中,多采用自我想象、回忆及判断任务上,研究对象多以身心疾患群体为主,其任务内容是要求被试通过想象(回忆)与侵犯相关的经历,将其情绪或认知与虚拟情景相联接,进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判断,缺乏外部效度。
    本研究采用情景诱发范式,选取“情境评价”三要素中的“伤害程度评价”来考察不同宽恕能力的个体对伤害程度不同的情境进行加工时脑电反应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宽恕的神经机制,为宽恕的有效培养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二)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梳理,综合分析,构建青少年宽恕的概念内涵和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奠定理论基础。
    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采用推演与思辨的方式,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相关文献资料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在对宽恕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
    访谈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青少年学生、部分中小学教师、相关专家和部分心理学博士的个别访谈、专题座谈等方式收集资料。
    问卷法:本研究通过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宽恕问卷》,实施大样本测查,揭示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特点。
   实验室实验法:本研究通过系列实验验证青少年宽恕的产生机制,并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青少年在面对宽恕情境时脑电方面的差异。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青少年宽恕问卷》共8个项目,由表层宽恕和深层宽恕两个维度构成,该问卷就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研究中国青少年宽恕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中有关宽恕问卷的初始项目编制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一是访谈法。为验证所设想的宽恕问卷的理论构想与现实工作中的合理性,本研究首先对58名学生和16名老师(男女各半)进行了集中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是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其次是当遇到伤害时,学生在哪种境遇下容易宽恕他人。通过访谈,归纳出当前学生容易受伤害的情境及与之对应的宽恕策略;再次是调查学生觉得已经宽恕欺负或冒犯他的人时,他的内心还有抵触情绪吗?以此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宽恕他人;最后是调查学生“原谅”和“宽恕”的概念,以此进一步客观地掌握学生对宽恕的理解情况,有利于问卷编制的科学性。二是参考国外相关宽恕量表和量表中的项目。随后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抽取的二个因子与理论构想一致,验证了青少年宽恕心理结构的合理性,即青少年宽恕存在深层宽恕和表层宽恕。青少年宽恕总问卷及其二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上在0.70 以上,说明青少年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接着进行了宽恕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假设模型各项拟合度指标均大于0.90,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另外,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以Brown(2003)编制的《宽恕倾向问卷》和《宽恕态度问卷》以及Berry 和Worthington(2005)编制的《宽恕特质性量表》为校标问卷,对青少年宽恕问卷的校标效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青少年宽恕问卷的校标关联效度较好。可以说在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基础上所编制的《青少年宽恕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指标要求,可作为评估中国青少年宽恕水平的有效工具。
    (2)我国青少年宽恕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青少年宽恕总分随学段上升而提升,青少年深层宽恕随学段上升而提升,表层宽恕随学段上升而下降;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宽恕发展的关键期,男生宽恕总体水平在初中之后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深层宽恕显著低于女生,表层宽恕显著高于女生。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宽恕量表》对我国2324名青少年宽恕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青少年宽恕总体得分为3.79,略高于理论中值,处于问卷设定的“有点不符合”跟“有点符合之间”,属于积极正向范畴,表明青少年宽恕总体上处于积极正向。尽管如此,本调查同时也反映青少年宽恕水平亟待提高,得分在3和4的中界线的位置上,离“有点符合”还有一段距离。另外,深层宽恕低于宽恕的总得分均分,说明了我国青少年深层宽恕水平还不够高,更多地是一种表层宽恕,是在他人的劝说和要求下而产生的宽恕。此外,调查也发现,青少年宽恕存在显著的学段和性别差异。
    (3)“三要素模型”是宽恕产生的心理机制。实验研究表明:受害者对冒犯者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的评价是宽恕产生的条件;冒犯者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都各自独立地对宽恕产生影响;受害者知觉到的无意冒犯、低伤害和诚恳道歉更容易产生宽恕。
     研究采用2 (行为意向:有意、无意)×2 (伤害程度:高、低)×2 (道歉诚恳: 诚恳、假意) 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行为意向、道歉诚恳和冒犯事件伤害程度的评价,因变量为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在宽恕特异性指原谅和心安上的得分。实验材料为自编的大学生常见的三套冒犯情境故事。每个犯情境故事都涉及冒犯者的行为意向、道歉诚恳和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程度。冒犯者知觉到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在具体冒犯情境中宽恕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冒犯者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都显著地影响宽恕的发生。冒犯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个体对该情境的评价直接决定了个体是否会采取宽恕行为。本研究还发现,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状态宽恕指标(原谅程度)上,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水平上,道歉诚恳的简单效应均显著;在状态性宽恕指标(心安程度)上,在无意情境下,道歉诚恳的简单效应显著。
     (4)“三要素模型”的认知重评可以提升个体的宽恕。实验研究表明:行为意向、伤害程度、道歉诚恳重评可以提升个体的宽恕;宽恕可能与皮温、血容量搏动频率(心率)、血容量搏动幅度、皮电等多项自主反应指标有关。
本研究中采用行为意向重评、伤害程度重评、道歉诚恳重评三个平行实验,分别从三个角度说明事件重评对个体宽恕产生的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三个实验的结果相似:在行为意向、伤害程度、道歉诚恳重评语干预的前后,被试在前后测想象体验过程中中被试的负性情绪降低,宽恕情绪上升,而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了行为意向重评、伤害程度重评、道歉诚恳重评可以提升个体的宽恕,也进一步论证了“情境—评价”乃宽恕的产生机制。
    (5)不同宽恕能力的个体在面临伤害程度不同的情景时脑电反应不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宽恕组在高低伤害情境中宽恕情绪得分显著高于低宽恕组;高宽恕组在高低伤害情境中P200、N2和LPC三个成分的幅值均显著低于低宽恕组;高宽恕组在低伤害情境下LPC幅值显著低于在高伤害情境下LPC幅值,低宽恕组在低伤害情境下LPC幅值显著低于在高伤害情境下LPC幅值;宽恕对伤害情境的加工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阶段。
   (二)对策
   1.根据青少年宽恕发展的年龄和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宽恕教育。初中二年级是青少年宽恕水平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宽恕教育尤为重要。
   2.教会青少年当冒犯事件发生后能够学会对冒犯事件进行重新评估。事实上,很多冲突、暴力行为都是由于错误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向,高估冒犯事件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误判他人道歉的诚恳度所导致的,此时如果我们重新去评价冒犯事件中冒犯者的行为意向、伤害程度和道歉诚恳的话,可能会宽恕冒犯者。
    3.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归因。当人际冒犯事件发生时,个体对冒犯事件归因方式将直接影响是否做出宽恕的行为。青少年宽恕教育应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对冒犯事件进行正确归因,以便建立良好的宽恕机制。
    4. 培养青少年共情能力。共情是个体能够设身处地知觉他人感受,并体察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或倾向。共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做出宽恕的决定过程,个体会因为获得适当的同感体验而倾向于选择宽恕
    5. 注重抓住宽恕教育的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或设立宽恕情境,一方面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宽恕、体验宽恕、学会宽恕、乐于宽恕;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或模拟情境中思考与宽恕相关的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在观点的碰撞中亲身体验宽恕、理解宽恕及其感受。在生活中抓住随机出现的如人际关系冲突等宽恕教育素材,针对问题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宽恕教育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新农村-小平房村 龙兴矿冶 旭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