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

  • 2020-07-27 00:07:17
  • 来源:中国美术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8-10-29   阅读次数:2985   作者:李杰

    西安外国语大学李杰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课题批准号:DLA150264)。课题组主要成员:弓淼、赵丛苍、张乐、白林坡。
    一.内容与方法
    1.
内容构成
    鉴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现状以及学科独立所需要完成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主要内涵等必要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关于考古物质艺术风格定性的核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在项目主持人的召集下,形成了以美术学和考古学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关于中国美术考古学风格研究的课题组。
    本课题的研究素材范围主要设定在中古时期(涉及史前)的平面艺术,基本确定汉代之前代表性平面图像450幅、汉代具有代表性图像570幅、魏晋南北朝代表性研究图像575幅、唐代代表性图像630幅。
    本研究框架主要分为4大部分,一为导论部分,主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建立理论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二为考古资料梳理,主要分为考古物质资料的基本陈述,地理分布与配置;中篇为图像学研究,主要对消费主体、创作主体、造型法则以及材料与工艺进行对应分析;三为风格研究部分,主要针对观念与技法、形式风格、空间构成以及线型程式进行研讨。
    本研究将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各时期研究中与上下时期进行纵向比较,使之形成整体流变体系。以这些作品为对象,并关注各阶段所能给画家提供的创作观念及技术手段,在各自独立体系中持续性演变规则。通过现实视觉与再现分析的对应比较来确立作品的表现风格,以形式程式、普适造型、线型规则、空间秩序等本体风格特征作为描述对象的切入研究点,对考古美术作品本体元素视觉描述规范的建立,提供一个可视与可述结合的一条全新的认知角度,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及在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此外本研究力求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持续绘画视像结构的形态进行历史纵向与同期横向的直观分析,以“技艺”本身发生、发展的逻辑性本体因素,对应整体风格转变的综合性因素,来定义考古美术作品的“风格结构”意义,总结出各时期风格演变的整体趋势,从而对各时期典型持续性风格明确定位。

    2.主要概念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是基于考古美术作品本体要素中的4类主要元素:造型、形式、线型和观察方式。
    (1)造型法则:在相同与相异的范畴间进行形式和含义的关联比较,对造型的个体表现及普识性特征,进行条理化和规则化的表现定式梳理,以确定区域、时代的造型法则。
    (2)形式风格:对应分析典型作品中线群之间的配合、呼应、平衡关系,对结构性线群及装饰性线群分列展开。并将其放置在绘画形式风格演进的整体框架当中,通过线群之间的组织关系,进行时代形式风格特征的确认和区域与整体延承的特征。
    (3)线型程式:以绘画的用线轨迹及流变沿承关系为依据,从直观表现的角度进行对比探讨,通过线型横纵向对比,建立中古时期的平面线型序列以及线、面表现形式转换的规律。
    (4)观察方式:以中式“游观”和西式“焦点”观察方式的对应转换分析为基础,对各时期二维平面中时间与空间矛盾的解决方式,确认丝绸之路平面艺术构成方式的时代特征。
    3.主要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一为数据比较法,按类型、时期、技法等对各时期图像进行数据化比较分析;二为指标分析法,按画面本体元素套合造型、形式、线型、构图等指标因素进行对应分析;三为综合研究法,以图像学、现象学、人类学、标型学等为基础对应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理论创新
    (1)学术思想和观点创新
    在当代美术考古学研究中,对于“时代风格”的确认,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既有文化学风格的阐释又有图像学风格的解释甚或以社会体制而命名。特别是面对画面风格的明确定位时,大多都是绕过艺术本体而言他,往往陷入了图像学的“互文”性状态,忽视了作品本体要素在各个阶段时期和各区域之间所显现出的,以技法程式所体现出的时代特有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
    本课题以作品的本体元素作为研究、分析主体,为考古风格学原理研究开辟一条更为直接的通道。通过现实视觉与再现分析的对应比较,来确立考古作品的本体风格和沿承轨迹,为可视与可述的结合提供一个全新的本体认知纬度,从直观视觉角度“重建业已失传的证据”。
    (2)研究方法创新
    关于美术考古学时代风格的定性方法论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是一个相对缺失的环节,至今尚无一套相对权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这也是美术考古学无法开展独立研究的症结所在。本研究着眼于建立中国美术考古学必不可缺的技术环节,通过对各时期作品本体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使之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研究路径,因此,本研究在中国美术考古学中的时代风格定性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二.结论与对策
    中国美术考古学至今尚处在概念界定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艺术学逐渐脱离于文学、哲学等学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此而触发了关于美术考古学学科定位的讨论。至今,中国美术考古学尚无明确独立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大多借用传统考古学和美术学的常用方法交杂应用,显然,这种现象限制了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发展和扩充,特别是确立一套独具系统性和实操性的风格定义研究方法对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确立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对于传统考古学理性注重出土实物而言,艺术学更加关注于作品本身所反映的艺术观念、技法体系和文化特征,这种看似两极的研究观念如何相契,显然是中国美术考古学必须面临的课题。广义而言,考古学与艺术学有着诸多相通性,例如物质对象的相同、研究资料的同步性、时代风格与断代的契合性等等,狭义而言,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些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连的技术手段(研究方法),来系统、准确地诠释考古标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性。
    在中国式的平面艺术当中,最为重要的本体组成要素是造型、形式和线型。而大多研究,无论是以历史文本为研究基础的图像学(图像志)研究方法、考古学研究方法,还是绘画精神的研究(文化学和人类学)都存在对本体元素分析的缺陷。一种研究方法的确立不单要在理论逻辑上具有严密性,同时还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具有实操性。本研究正是以美术作品的画面视觉本体元素为切入,旨在系统阐释直观阐释中国古代美术的时代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自身逻辑。
汉唐之间是传统考古界较为成熟的一段研究区间,无论是在数量、质量以及分析深度等,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序列。正因如此,这些基础研究为中国美术考古学开展风格分析夯实了基础。本研究将着力点设定在中古时期的平面图像,意在能够形成较为清晰且明确的沿承体系。并将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在各时期研究中与上下时期进行纵向比较,使之形成整体流变体系。通过对形式风格、造型规则、线型程式等本体元素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时期考古作品的时代风格以及在其发展序列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行定位。
    时代风格谱系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它具有一定的时间延展性和时代的典型性,谱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前、后时期的艺术观念、及社会形态密切相关,同时更与这个时代能为其提供的技术手段密切关联。
在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的风格谱系演变中,跨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秦汉功能性美术,逐步向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唐代绘画的转变,对中国古代平面图像风格的定义具有显见的意义。通过对中古时期平面图像形式风格的对比分析,由汉至唐(安史之乱之前)基本经历了五次变革:其一,汉代为本土的配置性概念化线群组合;其二,魏晋南北朝期间本土技法与佛画的交融阶段,出现了不同的阶段性表现形式;其三,初唐时期基本延续汉晋传统概念化线群组织观念,并因外来体积表现的加入,逐步对结构性线群加深了解;其四,玄宗初,结构性线群表现突出,画家在对外来艺术中人物体积表现观念的深入理解后,在线形造型中加强了人物结构线群的表现,使得传统装饰性线群也同样具有了表现结构体积的作用,极大的减弱了画家主观表现,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人物绘画以形写神的顶峰时代;其五,玄宗末(安史之乱前),艺术家的主观表现性被重新唤醒,画家对结构性线群与装饰性线群进行穿插、统一组织融合,重构了画面形式感的表现性,形成了不同于汉晋时期的新主观秩序性线群表现程式。(图表1)
    在这种形式风格谱系演变的同时,与其他地域美术不同的是,中古时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出现了脱离框界色域的简单作用,逐步确立独立审美体系和风格特征的倾向。秦汉时期绘画中的线与其他地域性绘画中的线相同,只是起到划分色界的作用,而在魏晋已降所确立的平行线型程式,则首先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线型规程,而随之在中唐之后出现的变速线型以及提按线型逐步确立了绘画中“线”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及丰富了绘画表现性的内容和提升。(图表1)
    这些典型的中国式美术创作风格特征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审美观念对时间与空间构成的独特理解方式,为了解决现实物象与平面图像之间的多维转换,传统艺术家利用减弱光线作用的方式,来统一画面中由不同时间、空间状态下的形象,从而打破了二为表现中空间和时间的单一组合方式,创造了“游观”的艺术观察原则。
    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的类型化、程式化造型是各相关造型元素条理化、规则化的结果,即是与社会等级秩序相对应的普识性平面造型分类形式,也是异族造型艺术与本土造型观念融合而成的结果。由汉魏之道德精神之美,发展为追求感官之美,是中古时期审美风尚的典型转换。魏晋人物形象整体透出一种清秀之美,是“秀骨清像”的审美特征;南北朝期间受到佛画影响“面短而艳”的审美风气一直影响至初唐,武周至开元初期,人物体型丰满适度,渗入了更多的人情味和现实感;开元中期以后,人物形象整体趋于丰满肥胖;特别是天宝以后,这种丰肥妍美的趋势愈加明显,显示出唐人的审美观在此时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图表2)
    通过对中古时期墓室壁画本体风格谱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绘画发展至中古时期发生了质的转变。人物画的作用完成了由单纯的伦理、教化功用逐步趋向于独立的审美主题转换的过程,绘画的形式与题材愈加丰富。其形式风格以传统概念化形式表现与体积表现相结合形成了以线代体的表现观念。就绘画发展史而言,在此期间魏晋南北朝技法杂存的统和是确立了中国人物画艺术标准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从艺术创作本体角度切入,通过对图像本体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为古代出土艺术品的断代以及艺术价值等的认定提供了一个实效、明确具有实操性研究方法,更具意义的是会为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建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风格定义程式和思路,对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学科独立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图表1:中古时期平面艺术风格谱系演变轨迹

风格元素秦、西汉魏晋南北朝、初唐开元天宝五代、宋
形式风格结构线群传统概念化  结构性显现   结构突出重构两者结合
装饰线群传统概念化                 弱化
线型程式平行线型无规范铁线描(粗)铁线描(细)
变速线型“莼菜条”
提按线型提按
图表2:中古时期平面艺术造型程式谱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秦、西汉魏晋南北朝初唐中唐
审美风尚秀骨清像、面短而艳丰肥妍美
传统观念普适性认识观、观相术、尊卑观念等
佛教体量观念、造像仪轨、量度、世俗化
勒石画像石、凿刻石刻线画、推刻以刀代笔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新农村-小平房村 龙兴矿冶 旭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